容志: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基层韧性治理的创新思路
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根基和保障,只有不断提高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的韧性和适应性,才能持续强化国家的总体安全和整体稳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容志在《国家治理》撰文指出,新形势下,公共安全日益呈现政治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基础性等特征。因此,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要求,构建全过程、全主体、全方位的应急管理体系,才能系统地增强基层公共安全体系各要素的能力,提高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水平,进而实现韧性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建构数字政府的宏观理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缺少对未来世界的想象。21世纪初,公共管理学对于数字政府的想象仅仅停留在工具和组织层面,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更多的是帮助政府以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完成更好服务的附属工具。20多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应用范围持续拓展,正在催生一个全然不同于21世纪初的经济社会运行新形态。面对数据驱动的社会,公共管理研究者亟须扩大视野,创新数字时代的政府治理理论。
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面对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深厚历史根基和丰富实践智慧,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基层治理各个环节,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筑牢社会稳定和谐的基层基础。
干智慧城市,太难了!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智慧城市建设被视为提升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然而,尽管目标美好,但实现智慧城市的全域数字化转型,太难了。 这些挑战不仅影响着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更制约了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进程。
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文件:19次提及“数据”“数字”
健全国家标准体系,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基础制度。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专家观点 | 数字赋能:数字政府建设的三重向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政府数字化转型。新时代以来,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在价值向度上,数字政府建设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现实向度上,数字政府建设仍面临器物层面的治理超载、区域失衡的协同困局、公众参与的效度偏低等治理难题;从路径向度上,数字政府建设的框架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优化,主要包括夯实技术治理,推动共建共享;注重区域平衡,统筹协同建设;激发公众活力,完善参与机制。未来数字政府建设应进一步推动数据共建共享,缩小区域差距,鼓励公众充分参与,使人民群众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